1988年劉若瑀創立「優劇場」
開啟「溯計畫」,走訪全台、探討民間祭儀、民俗演藝。把家族的老泉山當作訓練基地,將劇場 回歸本土,帶起前衛小劇場風潮,在劇場界深具影響力!
踩進土地深處才能激發創作底蘊
1982年劉若瑀紐約大學深造,並進一步通過遴選加入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(Jerzy Grotowski)門下,跟著大師展開為期一年的苦修,體驗行走、跑步、爬樹、熬夜行軍,徹底翻轉過往的訓練、開啟一段截然不同的表演之路。
原始而粗礪的訓練,讓城市長大的劉若瑀,開始慢慢發掘、體會到自己內在的力量。1988年她回到台灣,開始有意識地往土地深處踩去,創立了「優劇場」、開啟為期五年的「溯計畫」,走訪全台、親身了解台灣的民俗、傳統與文化,結合葛羅托斯基的身體訓練,發展出當代肢體訓練法,為往後的創作,墊下穩定厚實的根基。
關於《祭天》
一、問天之念新冠疫情蔓延全球、各國表演藝術產業首當其衝的停演、歇業。劉若瑀心中升起問天之念:「表演藝術是我一輩子賴以為生的夢想,沒想到竟然成了災難中人類最不需要的事。」
是天的回音嗎?
「表演者的老祖宗是巫,是人類在困頓的時候最需要的專業,與天地溝通的代言人。」二、《祭天》從心中升起
一個為了地球,向天地懺悔的祈福儀式油然而生。
三、首先是內在的《小祭天》
也許是這半年來身體勞動,也許是不用東奔西跑,也許是因為,可以跟這座山好好相處⋯⋯似乎有些事情在大家心中浮現,過去的、未來的、現在的⋯⋯
正在汗流夾背的團員們也需要將自己內心的問天說出,而創作了「小祭天」。四、《大祭天》一個失傳的古老祭天儀式重現
新冠肺炎至今仍在全世界各地蔓延,地球暖化日趨嚴重,各種天災不斷,人心浮動,危機重重。
是天意吧!一位研究祭儀的教授去年火災之後,交給了我們一份古代祭天儀式的古譜。
優人在此時回歸表演者老祖宗的專業,以天地代言之巫,虔誠地為地球傳愛,為人類祈福,就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祈求天地寛恕的機會,大家一起《祭天》吧 !
本文部分內容經《臺北文創—名家觀點》授權刊登